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by 許鴻方Kenny Hoo GOOD FENG SHUI Geomantic Research, http://www.goodfengshui.com
Tel: +6017 888 9928 Kenny@GoodFengShui.com

《 風水偽論 》The Fallacies of Feng Shui


近几年來,白領人士和受英文教育的人也開始對風水感興趣。這種趨勢,雖然說明現代社會壓力大而促使人們尋求並借助外來的力量幫助達到各種人生目標,也因為媒體的渲染,和舉著風水大師旗幟的各路人馬鼓吹下,形成了一種蓬勃現象。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風水行業也免不了出現許多似是而非的論述,有的風水師不但不詣中文及不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把自己包裝成風水通或中國歷史通,傳播似是而非的繆論,甚至還鼓吹許多迷信之談。

“有的風水師所鼓吹的理論,在我們這些受中文教育的人看來,反而是迷信不可取的。當這些理論被傳到外國去的時候,使老外都產生錯覺,以為風水就是要做這些迷信的動作和步驟。”

許鴻方提出了幾點風水偽論,借此厘清人們對風水的誤解。

■ 看風水一定要大裝修
自古以來,許多風水師傅會建議屋子或公司進行裝修,如換屋瓦,地塼,改大門,搬廚房,拆廁所等,以符合招引吉氣的效應。許多人因此對風水又愛又恨,愛它,因爲相信風水能提升運氣,恨它,因爲擔心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如裝修房子,如不裝修,又擔心無法帶來正面效應。

其實,風水的佈局,千變萬化,一切都要看有關風水師傅的功夫及創意。俗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有關風水師傅必須找出各種替代方法,以不必牽涉到大裝修的步驟,達到好風水的目的。比如説,以其花大筆錢來換屋瓦,改大門或搬廚房,也許可以選擇,以較容易佈置的水法,來達到風水正面效應。


■ 第一次看風水後,每年都要重看
有謂“風水輪流轉”,坊間許多風水年刊,鼓吹每年必須重新佈局,如家裏的睡床,辦公桌等,皆要移位,勞神傷財。
無可否認,流年的轉換,將帶來風水的物換星移,然而一般有豐富經驗的風水師傅,往往會有替代的方法,應對流年的風水佈局,而不必每年大費周章,重新佈局,甚至會能避免每年要重看風水的宭境。


■ 風水師不需要會命理,因爲風水萬能
風水易學難精,命理學更是難學難精。一些新晉的風水師,不諳命理之術,為説服客戶雇用其風水服務,憑三寸不爛之舌,鼓吹風水萬能,只以一些簡易的流年飛星入門功夫,幫顧客佈“風水陣”,期望僥幸過關,袋袋平安。
要知道,上好的風水佈局,必須兼顧每一位家庭成員,命與運的平衡之道。一般豐富經驗的風水師,皆必須以風水配合客戶八字命理分析,才能佈局出一個妥當及安穩的風水擺設。


■ 水晶塑像可招財進寶
真正的風水佈局其實不需要擺放任何塑像或水晶,因爲那只是心理安慰,讓自己感覺安心,並有所期望。

提到水晶的運用,許鴻放說那是近10餘年來,經過香港和台灣一些師傅的鼓吹才流行起來的。這些風水師利用水晶所展現的各種顏色,與中國五行學說里面的“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顏色及性質挂勾,然后利用水晶雕刻出不同的形狀和形象,如蟾蜍、貔貅, 或以“黃色可招財”、“粉紅色可提升姻緣”等亮麗名堂及說辭,來鼓吹人們購買水晶器具。

一些風水師甚至標榜水晶需經其獨家“神法開光”,才能發揮效應等惑衆之言。更甚有之,有些風水師鼓吹一切屋宅的缺角或煞氣,都以水晶器具“化解”。


■ 風水要用符咒
風水最重要的是“理氣”,但有的風水師卻把風水和宗教儀式混合在一起,把民間信仰與風水結合,使人產生錯覺,以為基督徒和回教徒不可以相信風水,但許鴻方強調,風水之道根本沒有抵觸任何宗教或信仰,因其不必使用任何宗教儀式或器具。


■ 看風水醫病
有些人生病卻不及時看醫生,只往家居風水或神廟裏刁鑽,因此而誤了初診期,結果病入膏肓,難以根治。很多時候,這些人會讓一些老千或神棍乘虛而入,騙財騙色,甚至家破人亡!

一些個案顯示可能由於風水不佳而引起病痛,這一類個案當然必須請有識之士來個風水調整。然而風水絕不是万靈藥,健康亮起紅燈時,必須及時對症下藥。


■ 看風水求橫財
有人看了風水去買馬票,沒有中獎之后埋怨風水不准是常見的例子。許鴻方說,中不中獎不能直接與風水聯想在一起,一個人能不能中獎,還得看他的生辰八字在當時有沒有偏財運。所謂“時來運到”,如有偏財運,就算不看風水也能中獎。



All rights reserved by 許鴻方Kenny Hoo GOOD FENG SHUI Geomantic Research www.GoodFengShui.com
Tel: +60 17 888 9928
Kenny@GoodFengShui.com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